国新办就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政策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S包養經驗_中国发展门户网-国家发展门户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614e75198368.39332967.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 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近日,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建明先生,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司长王立伟先生,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先生。请他们为大家介绍《意见》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首先,先请李建明先生作介绍。

2020-09-22 10:00:39

李建明:

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面,利用这个机会,我也想代表国家体育总局向长期以来关心重视支持体育的媒体朋友们表示感谢。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健康第一、全面发展”是中央深改委会议传递的强烈信号,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工作的一贯指示要求,其目的就是要解决好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问题,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近年来,体育、教育部门在青少年体育活动、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在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资源融合等方面还有一些需要改进完善的方面。从去年4月份开始,体育总局联合教育部共同研究制定《意见》稿,并先后征求13个部门和单位的意见,经国务院同意后报请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

《意见》的起草过程就是体育和教育融合的过程,双方高点站位、立足长远,明确了“深化具有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任务,并在过程中把握了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大局意识,破除部门思维,摒弃部门立场,以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和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优化设计路径,强化自身改革,推动融合发展。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始终坚持从广大青少年实际需求出发,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从体育进入中高考到畅通体育人才成长通道,从破除赛事壁垒到化解社会组织“进校难”,从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到强化体校文化教育,逐条对应、逐一破解。三是坚持统一体系,始终坚持“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的总体原则,推动体育教育思想融合、目标融合、资源融合、措施融合等全面融合。

《意见》提出了8个方面37项政策措施。一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重申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围绕开齐开足体育课、丰富课余训练竞赛活动、支持学校建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内容提出具体要求,提出逐步提高中考体育分值,启动体育素养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等。二是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明确学生体育赛事由教育、体育两部门共同组织,整合两部门现有青少年体育赛事,共同完善相关评价奖励机制等。三是加强包養網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由教育、体育部门联合评定体育传统特色学包養校,联合建设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选拔一定比例的优秀运动员进入省队、国家队。四是深化体校改革。在推动体校改革、丰富体校功能、提高文化教育水平、保障体校教师待遇等方面,提出具体落实举措。五是规范社会体育组织。鼓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给予税收、场地等政策扶持,支持社会体育组织为学校体育活动提供指导和服务。六是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从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校园任教,体育教师培训和在学校设立教练员岗位等方面提出改革要求。七是强化政策保障。围绕体育特长学生升学保障、“一条龙”人才体系建立、场地设施建设利用等方面,提供相关保障措施。八是加强组织实施。从成包養立联席会议制度、调动地方积极性和建立联合督导机制等方面,明确工作机制。

下一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将会同有关方面,认真落实体教融合这一项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融合发展开辟青少年教育新路径,以同频共振开创青少年体育新包養網局面。

下面,我和教育部的登峰司长和青少司的立伟司长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2020-09-22 10:10:48

寿小丽:

谢谢建明局长。下面请王登峰先生作介绍。

2020-09-22 10:22:30

王登峰:

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今天参加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和体育总局建明局长、立伟司长共同来发布《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文件的情况。这个文件从我的角度来解读,也就是两大关键词,三项改革,目标实现是两大价值。

两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融合,就是体育和教育的融合。第二个关键词是发展,就是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这个文件的目的和实现的手段就非常清楚了,通过进一步强化体教融合,来推动或者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这个文件里,核心是三项改革:

第一项改革,把原来的体育传统项目校和体育特色校合并,共同来用一个名字叫做“体育传统特色校”。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实际上就是在体育传统校和体育特色校里面,过去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学生要学会某一个运动项目。比如体育传统校里有田径、篮球、足球、排球,而体育的特色校这几年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校园足球的足球特色校,足球特色校的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的特点,就是这个学校里所有的学生在体育课上都要学会足球。而把这两个传统校和特色校合并以后,将来的体育传统特色校,不管是田径、体操、游泳、篮排足、乒乓球、羽毛球、武术,这个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会冠名的项目技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改革,也就是意味着将来的学校体育课必须立足于教会学生专项的运动技能。这项改革通过教育体育部门的共同努力,来实现体育课上教会专项运动技能的目标。

第二项改革,在这个文件里特别强调了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这里面讲了两个重大的改革,一是为优秀退役运动员进入校园当体育教师、体育教练打通通道。二是在学校里设立教练员岗位。这样的两项举措,是从一个方面来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下一步校园体育里学生要经常化进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可能不仅仅是跑步、做操,还要训练专项的运动项目。这就使勤练变成现实。

第三项最重要的改革,就是整合体育赛事和合力共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以及相关的激励和扶持政策。刚才建明局长也谈到了,在这个文件里明确提出由教育和体育部门共同进行对青少年赛事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原来教育系统有很多的竞赛项目,体育系统也有很多青少年的竞赛项目,这个文件明确要求这两个部门原来的赛事要统一起来,进行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这就可以解决过去在赛事上存在的很多问题和困难,由两家共同设计、共同组织、共同推进,而通过面向全体学生的竞赛体系的搭建,将来在这个竞赛过程中脱颖而出的优秀后备人才,还可以打通他们进入大学的通道,也就是通过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教育体育部门共同对这些人进行训练、共同组织比赛。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校园体育竞赛的体系,也就构建了一个优秀的后备体育人才成长和上升的通道。所以这样一个竞赛体系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包養網建设,就构成了常赛的结果。

这三项改革实际上从学校体育来说,就实现了最近教育部全力推进的学校体育改革里我们要求做到的学会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这是学会或者教会的内容。第二个就是勤练,要组织经常性、常规性的体育训练,要布置体育作业,课堂上教会的运动技能要经过进行常规化的训练,特别是要组织面向全体学生的竞赛。体教融合这个文件可以说在这三个方面都给出了明确的改革的路径和目标。

这三项改革推动的是实现两大价值:一是要实现学校体育在全面育人中的价值。也是这个文件两个关键词之一,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把学校体育的目标概括为要通过学校体育课、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让学生实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的目标和功能。这个目标我们细化为学校体育改革,就是要瞄准教会、勤练、常赛的模式推进,而体教融合的文件可以说在这三个方面都给出了明确的路线图。通过体教融合,把教育和体育相关的资源有机整合起来,最大限度实现学校体育全面育人的功能。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来说,这也是我们需要转变观念的非常重要的方面,传统的对学校体育只是蹦蹦跳跳,只是活动身体的观念,可能已经过时了,学校体育必须做到教会、勤练和常赛。

第二个价值,这个文件也特别凸显了通过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优秀竞技运动员的价值。不管是教会,还是勤练,特别是常赛,可以把最广大的所有人都参与的专项体育项目的竞赛中所涌现出的有潜质又愿意在这个方面进一步发展的同学更多的训练和比赛的机会。而这样一个最广泛基础上的选拔优秀后备人才的通道,也就是国民教育的通道,可以为我们国家培养优秀的竞技人才提供最广泛的基础。我想这也是这个文件在推进过程中所能够体现的两个方面的价值。谢谢。

2020-09-22 10:22:53

寿小丽:

谢谢登峰司长。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还是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请提问。

2020-09-22 10:23:26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体教融合这种说法实际上已经提了很多年了,但是这次文件的规格非常高,是深改办审议通过的。请问从这个层面出的文件是出于什么考虑?另外,您觉得体教融合的内涵都包括哪些?谢谢。

2020-09-22 10:30:07

李建明: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正如您所说,体教融合、体教结合,实际上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都提过这些问题,当时考虑的出发点,就是整合体育和教育的资源,共同为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服好务。这方面应该说通过不断的努力,确实取得了成果和成绩。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很多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我们现在也注意到,学校体育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在体校教育中,文化也是薄弱环节。这些问题怎么样有效解决?我们在认真学习贯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关于体育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过程中,感觉到这些问题我们还得从思想上、目标上、资源上、政策措施上进行深度融合,解决好青少年的文化教育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的问题,从而使我们的青少年在思想道德素养、身心健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这几个方面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真正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所以,为了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这些指示要求,我们经过认真的研究、大量的调查研究,特别是总结这些年来各地教育部门、体育部门在实践中的大量好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研究推动体教融合。体教融合不光只是把体育和教育两个部门的资源进行简单的相加,主要是一种理念变革,这种理念是要达到以文化人、以体育人的目的,使体育在育人方面的综合功能和价值得到更大的释放,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所以,体教融合是指体育和教育在价值、功能和目的上充分融合,共同作用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这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所以体教融合不光是单纯的工作措施,还是一种理念变革和战略趋势,通过深化体教融合转变思想观念,革新育人理念,充分发挥体育人的综合价值。

这是我们考虑的出台这个文件的一个背景和我们的目标,谢谢。

2020-09-22 10:33:42

中国日报记者:

我们都知道,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很大影响,尤其是对人群相对集聚的体育赛事影响尤甚。请问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之下,如何更好地进行青少年的体育工作?谢谢。

2020-09-22 10:37:08

李建明:

确实正如这位记者朋友所说的,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体育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那么,在疫情初期,国家体育总局就及时进行研判,线下体育活动受到很多限制,我们研究如何通过线上体育方式促进青少年人群健身、发展亲子体育等一系列活动广泛开展。现在线上的活动已经成为体育的重要活动方式,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这方面情况,我们可以请青少司王立伟司长作进一步介绍。

2020-09-22 10:37:29

王立伟:

好的。刚才,正如建明局长所说的,这次疫情期间,国家体育总局党组高度重视青少年居家健身和亲子活动,因此我们在线上组织了几大类活动。一是线上居家健身方法的锻炼,主要面向家长和孩子,推行让家长和孩子互动的锻炼方法。二是推广了近视防控操,目前来看效果不错,有24万个家庭参与,其中3000多万人口在线上点击观看。从6月份到8月底,我们组织了线上近视防控操大赛,效果也不错。另外,我们又组织了青少年线上七天乐活动,就是七天采取不同的锻炼方法打卡活动,超过了1亿多人次锻炼。还有一些线上赛事,比如专项体校的体能达标比赛,包括亲子体育嘉年华线上赛,得到了广大家庭和青少年的关注和积极响应。还有发挥了地方的主导性,比如浙江、四川、上海、北京等地,广泛动员起来,进行了有序的组织锻炼。

最近,我们在线下逐渐恢复赛事的过程中,特别是国庆期间,我们将组织篮球U13训练营、U17比赛活动,包括在清华附中组织相关比赛,还有传统校的排球比赛,以及冰球的U12赛事活动等。应该说,在国家体育总局党组的领导下,青少司积极联合教育部进行了有序、有效的健身方法的推介和丰富的线上竞赛活动。

今后,我们将会在赛事的一体化设计过程中,让更多青少年通过体育竞赛和体育方法的学习,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同时掌握一项运动技能,终身得益。谢谢大家。

 

2020-09-22 10:37:43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

请问王登峰司长,近几年学校的体育改革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步,不少中小学校开设了一些体育选修课还有足球、网球的专业俱乐部,现在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作为体教融合改革的基础,在未来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可能会有哪些举措?谢谢。

2020-09-22 10:39:40

王登峰:

刚才我在开场白已经讲到了体育教学改革的内容,也就是这次体教融合文件里最重要的三项改革,就是教学方面、课余训练方面和竞赛方面。传统的体育教育从教学目标来说,并没有明确要求教会专项的运动技能。而且刚才讲到疫情期间的影响,其实在疫情期间,我们很多学生在家居家学习的过程中,居家锻炼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人不会。那么,在教育部的在线课程里面,其实已经插入了很多居家体育锻炼的教学视频,从总体上来看,效果还是有的。但是最近我们也有个统计,整个这半年的居家学习,其实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特别是近视率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包養升。这样的一个结果,其实告诉我们,第一,居家锻炼和不锻炼是有差别的,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每天进行一个小时以上的居家体育锻炼,对他的视力影响就会大大减缓,这说明居家锻炼还是有用的,但是总体来说视力在下降,这也说明锻炼光居家还不行,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来讲,户外的体育活动可能是更重要的包養網。而从体育教学来讲,我们要教会学生基本运动技能,其实就是居家的个人自我锻炼能力,基本运动技能就是跑、跳、投,灵活性、柔韧性、平衡型,简单来讲就是体操和田径的内容,这是在体育课上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掌握的。

第二项是专项运动技能,不管是篮球、排球还是其他运动项目,体育课包養应该立足教会他们这样的专项运动技能,而在具体推进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学校的场地、师资的情况。在十年前,教育部提出我们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要做到“一校一品”或者“一校多品”,“一品”就是一个运动项目,我们的校园足球特色校就是“一校一品”,有些学校有条件可以开到两个专项运动项目,比如篮球和排球,有的学生可以选择篮球,有的学生选择排球。这样学校里面就有两个项目,这叫“一校两品”,还可以“一校多品”。我现在包養網了解到的最多的学校是一校一百品,有一百个运动项目供学生选择,选了这个就可以不选那个,而每一个都有等级考核标准。

所以,下一步整个学校体育教育改革,首先就是推动在体育课上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这项工作教育部已经开始在课标、教材和教改的试点方面已经包養網作出了部署,很快就包養網会推出。这是从教学方面。

刚才我也谈到了勤练,体育课和语文、数学、外语课一样,体育课上教会了健康知识,教会了基本运动技能,教会包養網了专项运动技能,不练习是掌握不了的。语文要布置作业,将来体育课也必须布置作业。现在要把文化课的作业减下来,但是体育课作业必须加上去,这样才能够确保我们的学生掌握运动的技能。

第三个方面就是经常化的竞赛,过去学校体育不强调竞赛,不强调竞赛的结果就是体育课可能根本不需要教会运动技能。而且在很多人心目中竞赛是少数人的事,现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学校体育要想完整实现育人的功能,不组织竞赛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学校体育要实现面向全员参与的体育竞赛体系的搭建。当然说到这儿,可能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推进起来是非常的困难,因为不管是教会还包養是勤练,特别是常赛,对师资队伍的要求、对场地设施的要求、对各项安全风险防控、意外伤害保险这方面的要求都会非常迫切。这些工作过去也一直在做,我们相信通过这次体教融合的文件出台,在顶层设计、在相关政策的配套方面,我们会加紧努力,尽快让这样一项改革全面推进,刚才记者也提到了,其实这个深水区就是我们面临一个在并不完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首先实现的是一个理念的先行,而在理念先行的指导下,我们通过试点推进,去不断地完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这样的话,才能真正实现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这样一个目标。谢谢。

2020-09-22 10:42:12

经济日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已经存在多年,此次《意见》也进一步提出要改革,请问下一步如何具体推动,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谢谢。

2020-09-22 10:45:39

王登峰:

刚才我谈到这次体教融合重要改革,就是把原来的体育传统校和体育项目的特色校整合成为体育传统特色校。过去实际上我们体育传统项包養目校已经做了很多年,这都是体育和教育部门共同来做的。这个体育传统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某个学校设立一个运动项目,这个运动项目让这个学校里的部分学生去学、去练、去赛。学和练、赛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学校参加校际联赛的实力,而另外一个方面是为这些学生将来高考考这些专项体育运动项目提供一个基础。所以,这是当时建立体育传统项目校的一个目标。

而我刚才讲的体育项目的特色校,也就是校园足球是为代表的,它的特点不是说在这个特色校里,只是部分学生学、练、赛足球,而是所有的学生都要学、练和赛足球。这次改革,我们下面要跟体育总局一起,首先是要把体育传统项目校目前的项目做一下摸底,选择条件成熟的,把它改造成体育传统特色校,也就是在原来的体育传统项目校只是部分学生学、练、赛某个项目的基础上,把它推广到整个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整个学校的所有学生都要学会而且要勤练,而且要经常性的比赛这个项目。

我刚才已经谈到,实际上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是需要师资和场地的保障的。这件事情,其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国务院都是高度重视的,最近将要印发一个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这个《意见》里明确提出,各地要制定师资队伍建设和场地设施建设的三年行动计划。用三年的时间,进一步加强学校的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和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这样的指向其实也是为了实现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教会、勤练和常赛。这个体育传统特色校未来也要按照校园足球的模式,真正实现这个学校里面的“一校一品”,这个运动项目让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会,都要参与课余训练,都要参加校内的竞赛活动。谢谢。

2020-09-22 10:48:07

光明日报记者:

我们知道,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不仅是每个家庭的期盼,也是社会的心愿。我们想问一下,这个《意见》的出台,如何帮助或者更好地促进孩子们强身健体、健全人格,做到实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2020-09-22 10:50:26

李建明:

谢谢你的提问。正如你刚才说的,青少年是国家和家庭的未来,所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全面进步,应该说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体教融合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就是要促进学校体育的进一步加强,来促进青少年提升体质和全面发展。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体教融合使我们的体校教育特别是文化教育方面得到进一步加强,使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面能够进一步补短板。

通过这次体教融合文件的出台,下一步在深化政策措施方面,有以下工作: 

一是动起来。通过加强学校体育,开齐开足体育课,让青少年学生更多地参与体育运动,能够更多地参与户外的运动,同时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在运动中能够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使之成为他们终身受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这次疫情期间,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比较少,特别是户外的活动比较少,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在动起来这个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技能是首要的。

二是亮起来。学校体育包括传统校也好,特色校也好,正是因为学生热爱体育,体育锻炼也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使教育功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和释放。所以,体育成为学校里全面发展的一大亮点。而要实现这个亮点,不仅需要有传统、特色,最重要的是要提升学校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的水平。因此,我们把这次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的改革也放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刚才我和登峰司长介绍了,我们在学校里让更多体育教师得到系统的培训,优秀退役运动员今后可以通过先入职、后培训的方式进入到学校体育教练员、体育教师的岗位。今后可能在学校里除了有体育老师,还会有教练员岗位。同时,我们会让体校成为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通过体校教师和教练员,培养更多的青少年学生,提升青少年体育水平。

三是活起来。通过体教融合能够更好地整合各方面资源,真正实现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有机融合。我们除了要做强学校体育,要改革深化体校教育,还要大力推进社会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这样能够让社会力量、社会资源也充分进入学校,丰富课余体育活动,提升课余体育质量。

总之,我们通过深化体教融合,主要目的是要促进和提升青少年的健康素质。谢谢。< TC: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