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应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和塑造乡村孩子以乡土为根的人格,通过书本知识与生产生活、自然生态、民俗文化紧密结合,强化乡村孩子与乡村的情感联系,激发他们的乡土情怀,让他们树立感恩和反哺家乡的优良品质,进而上升为家国之爱、民族之情。但当前的社会现实是,乡村学校在城乡教育的博弈中逐渐失去本色,发展的内驱力正在逐渐减弱。借助乡村学校独特的地域资源优势和办学传统,通过劳动教育的创新实践提升乡村学校自主发展能力,是激活乡村学校办学活力、走出乡村学校办学困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挖掘劳动教育资源,为乡村学子培根铸魂
过去,乡村的孩子深入田间劳作是平常事,从小就耳濡目染养成了劳动习惯。如今乡包養平台推薦村的很多孩子不仅没干过农活,甚至连地里的庄稼都认不清,有些学生真的到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程度。
乡村学校应该积极尝试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以“乡土田园”为主题,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现场教学的形式,以使用传统工具和传统工艺为主,让学生体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变化的农时、农事,参与翻土、播种、移栽、浇水、施肥、除虫、薅草、间苗、掐尖、采摘、存储等过程。如此,学生才能真正体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才能时刻铭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才能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习得基本的劳动技能,增强对劳动人民的包養網感情,增强对乡土的依恋,同时强化学习兴趣,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罗通山镇学校自2021年起向毗邻农户租赁6.5亩耕地,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精心设计一至九年级种植区域,划分9块耕作区,种植了玉米、花生、大葱、高粱、谷子、大豆、土豆、番薯、向日葵等14个品种的农作物。学校聘请校外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学生认识土壤成分,进行品种选择,学习农耕技术及田间管理,由校内专职劳动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播种、管理、采收、贮藏、加工等劳动实践,以“做中学、学中做”的形式,开展农事、农艺、农耕教育,让学生与泥土、农作物打交道,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这种“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的劳动教育为学校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2023年10月,吉林省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现场会在该校召开,他们的劳动教育经验获得广泛关注。
开发劳动教育项目,让乡村学校生机盎然
劳动教育是一个复合性的教育概念,无论“劳动+学科”还是“学科+劳动”都是一种融合式教育。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广泛存在着将“劳动”等同于“劳动教育”的现象,认为包養让学生参加劳动活动就是对学生进行了劳动教育。究其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劳包養动教育的概念和内涵。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劳动项目是落实劳动课程内容及其教育价值,体现课程实践性特征,推动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的重要实施载体。乡村学校劳动项目开发应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贴近学生生活,突出学农、务农、爱农主题,“劳”而有器,“动”而有术,“教”而有法,“育”而有道,让劳动教育成为一种富有趣味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活动,培育和涵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罗通山镇学校构建主题活动式劳动项目,是广大乡村学校创造性开展劳动教育的缩影。学校组建了“1+N”劳动教育师资团队,“1”指的是校内专职劳动教师;“N”指的是聘任若干校外辅导员,包括农技辅导员、园艺辅导员和地方特色人才,以保障学校劳动教育的落地实施。学校建成种苗繁育示范区、农耕用具展区、劳动成果展区、劳动实践活动展区、劳动文化展区,开发实施“小导游、小种植、小养殖、小制作”的“四小”活动,举行农事趣味运动会,开展“寻找乡村(匠)艺人,传承民间艺术”系列主题活动。其中,秋季农事趣味运动会分学段、分班级全员参与,以示范园产出的土豆、白菜、谷子、玉米、南瓜等为体育器材,巧妙设计了蚂蚁搬家、舀土豆、二人夹白菜、筷子夹谷子等竞赛项目,创新了活动形式,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乡村拥有丰富而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天然资源库。乡村学校应包養该充分发掘周边的乡土资源,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坚持“做下来”“走出去”“请进来”,为乡土资源赋能,为乡土资源赋予教育性,充分发挥乡村学校劳动教育的独特优势。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家长对优质教育需求的不断扩大,以及乡村常住人口出生率的不断下降,乡村学校办学规模正在日益萎缩。正因为如此,乡村学校更需要自信自立、深耕细作,按照“一校一案、一校一策、一校一品”的原则,积极探索具有乡土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为乡村振兴和乡村教育的未来探寻一条特色化发展之路。乡村学校可以在“小”字上下功夫、做文章,走“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小规模、特色化办学之路。小学校同样可以办大教育。以劳动教育为突破口,再现田园耕读,让学生在躬耕实践中体验传统农耕文化的教育力量,培育乡村孩子的生命之根,筑牢乡村孩子的精神支柱,是当下广大乡村学校自信自立的实践探索之路。
(作者王余峰系吉林省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师)
[ 责编:丛芳瑶]